項目名稱 |
十堰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規劃年處理廢舊橡膠10萬噸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
|||||
建設單位 |
十堰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
|||||
項目建設地址 |
湖北省十堰市張灣區工業新區西城大道28號 |
|||||
項目簡介 |
十堰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由青島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投資。青島伊克斯達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是由伊克斯達(青島)控股有限公司投資,伊克斯達(青島)控股有限公司是由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占注冊資本的60%,青島星旺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占注冊資本的30%,青島華海投資有限公司占注冊資本的10%。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汽車工業的繁榮,轎車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廢輪胎的產生量也日益增多。目前,世界各國廢舊輪胎的積存量已達30億條,而且每年以10億條的速度不斷增長。因此,廢舊輪胎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 在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方面,我國已經初步現成廢舊輪胎翻新再制造、廢舊輪胎生產再生橡膠、橡膠粉和熱裂解四大業務板塊。各種回收手段都滿足了一定的生活、生產需要,但前三種處理廢舊輪胎的方式有其局限性,利用量很少,不到廢舊輪胎的10%;輪胎的翻新只是在胎體沒有受損的情況下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對輪胎規格也有限制;硫化膠粉的制備因在低溫冷凍條件下進行,因此需要能源密集型設備;生產再生膠的過程會產生嚴重的廢氣,廢氣處理的成本高、難度大,而且生產再生膠的利潤低,勞動強度和能源消耗也大,所以許多西方國家已經逐漸淘汰了這種處理廢輪胎的方式。 熱裂解技術是廢輪胎在缺氧或者惰性氣體存在的條件下將橡膠高分子在合適的溫度下熱解為熱解氣、熱解油和熱解炭黑及廢舊鋼絲,熱解氣是廢輪胎熱解的能量的來源,油品和熱解炭黑是廢輪胎熱解的主要產品,而從產品的品質和價格角度來看,熱解炭黑是輪胎熱解的關鍵產物,其品質和市場應用制約著廢輪胎熱裂解回收過程的經濟延伸。近幾年,許多學者在廢輪胎的熱裂解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包括熱裂解設備的開發,熱裂解工藝條件的優化,熱裂解產物的表征、改性以及應用。廢輪胎的熱裂解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其獨特的優勢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一是從事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的企業大都規模小、裝備落后、企業綜合實力不強;二是行業管理相對薄弱,尚未建立起運轉規范的回收體系,技術水平相對較高的企業很難拿到生產所需的廢舊輪胎資源;三是產品技術、質量標準規范不完善,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影響了市場開拓;四是普遍缺乏技術研發手段和力量,科技創新能力不足。 為提高廢輪胎綜合利用水平,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工信部在2011年1月組織編制了《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指導意見》,確定了合理回收利用廢輪胎的目標:到2015年,廢輪胎熱裂解處理量達到12萬t,促進熱裂解技術不斷優化,確保運行系統的密閉性,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實現熱裂解生產規范化、科學化、環保化、產業化。 大力開展廢舊輪胎綜合利用,發展橡膠工業循環經濟,既可緩解我國橡膠資源短缺局面,減少對進口橡膠資源的依賴,也是促進我國橡膠工業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為擴大營運能力,優化產品結構,提前占領市場,提高品牌占有率,促企業的健康發展,公司結合市場情況,計劃將進一步加大對廢舊橡膠熱解循環利用產品的市場投入,并通過研發制造廢橡膠熱解循環利用產品專用生產設備,提升產品生產能力,提高業務及管理團隊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
|||||
企業聯系人 |
王勝武 |
聯系電話 |
13792896589 |
|||
項目組長 |
劉祖偉 |
技術專家 |
無 |
|||
報告編制人 |
劉祖偉 |
報告審核人 |
陳安珞 |
|||
技術負責人 |
陳安珞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李斌 |
|||
現場檢測人員 |
—— |
|||||
現場采樣時間 |
—— |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 |
|||||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其他粉塵、炭黑粉塵、溶劑汽油、硫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氫氧化鈉、噪聲、高溫 |
|||||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
粉塵 |
化學毒物 |
物理因素 |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
- |
- |
- |
- |
- |
-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該項目屬制造業(二大類)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十六中類)-橡膠制品業(1小類),屬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建設項目。 該項目在設計和施工階段落實本預評價報告中提出的有關職業病危害防護補充措施及建議,保障職業病防治經費的投入,落實職業病危害綜合防護措施,投產后加強職業病的防治管理,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作業人員的個體防護,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預期濃度(強度)范圍和接觸水平符合國家職業衛生要求。預期項目建成投產后,本擬建項目能夠滿足職業病防治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擬建項目從職業病預防的角度考慮是可行的。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1.完善類比資料分析及職業病危害因素預期接觸水平分析 2.完善車間全面通風與局部通風設施的分析說明 3.完善熱裂解油中芳烴危害和不凝氣中一氧化碳危害的識別
4.完善應急救援設施的分析與評價 |
|||||
備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