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名稱 |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三工廠IPU電池分裝區域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 |
|||||
建設單位 |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 |
|||||
項目建設地址 |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硃山湖北路1號,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第三工廠總裝車間內 |
|||||
項目簡介 |
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是由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0%、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出資10%和日本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出資40%共同組建的整車生產經營企業。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16日,注冊資本5.6億美元,目前共有三個生產工廠,具有沖壓、焊裝、合成樹脂、涂裝、發動機鑄造、機械加工、發動機裝配及汽車總裝等生產能力。 第三工廠位于東臨楓樹五路、北臨硃山湖大道、西北臨全力南路、南臨硃山湖的7MD地塊。占地面積98.35萬m2,建筑面積56萬m2。 第三工廠為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能力擴建項目。項目于2014年取得項目備案證,2016年11月調整立項,項目一次整體規劃,分兩期建設,設計總產能24萬輛/年(一期、二期設計產級各12萬輛/年)。項目總投資550913.23萬元人民幣。 項目一期工程設計產能12萬輛/年,于2017年3月開工建設,2019年4月竣工并投入試運行。一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沖焊聯合廠房(沖壓、焊裝車間)、涂裝車間、合成樹脂車間、總裝聯合廠房(總裝、發動機裝配、整車檢測及物流)、試車道、DCC倉庫、油化庫、輔料庫、再循環利用中心、商品車停車場、綜合動力站房、水泵房、110kV變電站、污水處理站與辦公樓等輔助設施。項目一期工程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開展了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相關工作,于2019年9月通過竣工驗收。 項目二期工程包括二期工程建設是在一期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工程主要包括沖壓車間(F線)、焊裝車間(D3區)、合成樹脂車間、涂裝車間(涂裝B線)、發動機裝配車間(等離子脫脂機)、總裝車間(現有崗位拆分)、整車檢測(充電樁)等。二期工程于2020年7月建成后即投產試運行。 其中包含有在總裝聯合廠房內建設 IPU 電池分裝區域的內容。但由于2018年1月1日起,《鋰離子電池企業安全生產規范》(T/CIAPS0002-2017)正式實施,該規范定義電池分裝、檢測火災危險類別屬于丙類,已建成總裝聯合廠房火災危險類別為戊類,存在安全風險而需要對IPU電池分裝區域進行改建。故建設單位在第三工廠已建總裝聯合廠房內的保密車間和預留空地改造調整建設IPU 電池分裝區域,即為本項目。 本項目為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能力擴建項目總裝車間的一部分,于2014年12月15日取得湖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湖北省發展改革委關于核準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生產能力擴建項目的批復》(鄂發改審批服務〔2014〕424 號),因本項目屬于該項目總成車間的一部分,屬于擬建未建進行改造調整,因此未再取備案證。 |
|||||
企業聯系人 |
曾義 |
聯系電話 |
15926379199 |
|||
項目組長 |
柯傳偉 |
技術專家 |
無 |
|||
報告編制人 |
柯傳偉 |
報告審核人 |
陳安珞 |
|||
技術負責人 |
陳安珞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羅勇新 |
|||
現場檢測人員 |
陳康 盛文治 |
|||||
現場采樣時間 |
2021年1月26日-2021年1月28日 |
|||||
建設單位陪同人 |
曾義 |
|||||
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 |
噪聲、照度 |
|||||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
粉塵 |
化學毒物 |
物理因素 |
|||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檢測樣品數 |
超標因素及數量 |
|
—— |
—— |
—— |
—— |
78 |
—— |
評價結論與建議 |
綜上所述,建設項目已采取了防噪減振、防暑降溫等一系列的防護措施,根據檢測結果,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強度均符合GBZ2的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建設項目針對不同的作業崗位配備了較齊全的個體防護用品,且各項職業衛生管理措施能有效運行。因此,建設項目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采取控制效果評價中所提出的改進措施和建議,并保證各項防護措施正常實施的情況下,能符合國家和地方對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具備職業病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條件。 |
|||||
技術審查專家組評審意見 |
專家組對評價報告的建議: 1、完善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執行情況及試運行情況說明; 2、完善項目布局與原有車間布局說明; 3、完善應急救援及職業健康檢查分析;
4、其他見專家個人意見。 2、加強職業衛生知識培訓; 3、其他建專家個人意見。 專家組原則同意通過《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控制效果評價報告》按專家意見修改,用人單位按專家意見整改,專家組組長審核簽字。 |
|||||
備注 |
—— |